國際反恐同日的今天,我們台灣的國會終於三讀通過不再恐同的同性婚姻法案,使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通過同婚法案的國家,除了經濟奇蹟、民主政治奇蹟,更創造了人權奇蹟。
這段漫漫長路,自一對女同志伴侶於1958年叩了第一關,迄今一甲子;祁家威先生自1986年爭取同性婚姻,一晃33年;立法院第一部同婚法案是 蕭美琴委員2006年所提,一轉眼13年過去;我2012年進入立法院第一年所提、保障同性婚姻的民法修正案,迄今也七年。
這超過半世紀的一棒接一棒努力,凝聚能量,從涓滴到成河,社會從視而不見到極力反抗,再到立法通過,真的走得很辛苦。這中間有多少生命殞落,有多少霸凌、委屈、挫折、困頓,但大家都挺過來了,靠著堅定意志、永不放棄,不斷與社會對話,終於使台灣國會寫下憲政與性別平等的新頁,使所有相愛的同志不須再偽裝,可以做自己、歡喜成家。
這一路走來,要感謝 婚姻平權大平台、 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、 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、 同志人權法案遊說聯盟、 婦女新知基金會、 社團法人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等團體,這段時間以來承受各種壓力,努力推動,真的辛苦了。
也要感謝在街頭、在市場、在校園、在社會各個角落一起努力的朋友們,有大家的付出和支持,我們才能一步又一步踏出堅定的步伐,凝聚正能量,而能夢想成真。
更要感謝 蔡英文 Tsai Ing-wen小英總統、行政院 蘇貞昌院長的感性號召、立法院民進黨團 柯建銘總召與黨團幹部的努力穿梭、民進黨委員以及其他委員跨黨派的支持。許多委員面對龐大的選區壓力,卻還是投下了歷史性的關鍵一票,使台灣被世界看見,希望大家不吝給予這些委員們支持和鼓勵。
所有法案都很難一步到位,很遺憾這次無法完整保障所有同志家庭以及跨國同志伴侶的權益,但我們的社會還需要一些時間的沉澱與療癒,讓我們記住這一路的學習和經驗,在同婚法案的基礎上繼續一起努力。
從其他國家的經驗我們知道,在同性婚姻合法化後,可能還會遇到一些疑問或是挑戰,但同時也會讓更多人了解,他們所擔憂的事情並不會因同婚合法化而發生。讓我們持續和更多人對話,以愛與包容來共同面對、縫補社會所經歷的撕裂。
祝福大家有情人終成眷屬,心中有愛,人間處處有彩虹。